残阳如血,将中军大帐染成暗红色。
岳飞卸下盔甲,手指在摊开的地形图上缓缓移动,从建康到汴京,再从汴京划向更北的黄龙府。羊皮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名仿佛在灼烧他的指尖。
自卢环提出分两路北伐的建议之后,岳飞却是踌躇不定,他心中渴望北伐,一举收复失地,然后直取上京,迎回二帝,但是又犹豫圣上没有下旨,如果贸然行动,便是有欺君之罪,因此他迟迟不能下最后的决心。为此,他手写一封谏书,派信使送往杭州,在书信中表达了自己收复失地的决心,请求圣上准许他北上收得失地。但是信使去了多日也没有消息。
此时,大将牛皋在外面闯进来:“岳大哥,卢环的盟军集结,要北上抗金,咱们啥时候行动啊!”
岳飞知道卢环等不及了,要单独行动了。
岳飞攥紧拳头一擂桌案:“吩咐下去,校场整军,准备北上!”
牛皋把巴掌一拍:“元帅,你早该如此!我牛皋愿为先锋!”
岳飞摇了摇头:“让高宠前来。”
牛皋转身出帐,不一会儿,高宠和牛皋走进大帐。
不等岳飞说话,牛皋道:“元帅,我们俩一个正先锋一个副先锋如何!?”
岳飞瞪了牛皋一眼:“你武艺不及高将军,谋略不及张将军,如何做得先锋?”
牛皋一时语塞。
岳飞说的张将军就是张宪,这个张宪是日后岳飞的女婿,不仅武艺过人而且足智多谋。
“高宠,你不是早就想做北伐的先锋官吗?今日我就授你为北伐先锋,引军五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收复失地,直捣黄龙!”
高宠激动地满脸红光,他抱拳躬身:“末将得令!”
高宠话音刚落,亲兵急匆匆奔入帐中:\"报!圣旨到!八百里加急!\"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岳飞立即整理着装,与众将迎将出来。
在寨门之前,由杭州来的传旨官从马上跳下来,手捧一张圣旨高声宣读:岳鹏举接旨!
岳飞与众将齐齐跪地。
只听得传旨官高声宣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承大统,夙夜祗惧,惟念祖宗基业,黎庶安康。今金寇侵凌,中原板荡,朕荷天命,暂驻銮舆于杭州,改称临安,以图恢复。然国步维艰,贼氛未靖,尤以太湖水匪猖獗,劫掠州县,荼毒生灵。匪首杨幺,僭号妄为,聚众横行,不臣之心昭然,实乃社稷之患,万民之仇。
卿岳飞,忠勇天授,韬略超群,昔破金虏,威震华夏。朕嘉尔勋劳,特加授尔为少保,讨虏大将军,锡以节钺,总领水陆诸军。尔其体朕忧勤,速整貔貅,荡平湖寇,剪除元恶。杨幺负隅顽抗,从者如蚁,尔当运筹帷幄,示以威信,剿抚并用,速奏肤功。
太湖乃东南襟喉,漕运所系,若任匪类盘踞,则国脉民命俱危。卿宜星夜进兵,毋得稽迟。冥顽不化,助纣为虐者,必戮无赦。军中一应粮饷器械,已敕有司速办,毋使匮乏。
嗟乎!乱世需良将,板荡识忠臣。朕委卿以重任,望卿以天军之锐,迅扫妖氛,俾朕无东南之忧,而专北伐之志。功成之日,当封爵晋位,用彰殊勋。钦哉!
绍兴元年春二月
御笔亲书
岳飞听罢,脸色骤变。
高宠顿时怒发冲冠:\"什么?要我们回师剿灭太湖水匪?\"
他跳起来上前两步,一把夺过圣旨。
那传旨官惊得倒退数步,大喝:“大胆!”
\"荒谬!\"高宠将圣旨掷于地上,\"金贼未灭,反倒要去征什么杨幺?\"
岳飞怒斥:“高宠大胆!抢夺圣旨、惊吓钦差可是大罪!”
\"我高宠不怕!\"高宠突然将头上金盔摘下掼在地上,\"末将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挥刀!\"说罢转身便走。
\"站住!\"岳飞厉喝,\"你要叛离本帅?\"
高宠背影一僵,却不回头:\"末将去投卢将军,北伐杀敌,不算背叛。\"话音未落,人已冲出大帐。
牛皋尴尬地搓着手:\"岳元帅,这高宠太过大胆,我去拿他!\"
岳飞摆摆手,仿佛瞬间老了十岁:\"人各有志,由他去吧。\"
岳飞亲手捧起圣旨,对钦差安抚道:“大人莫惊,此人是太行义军的部下,非岳飞结制,就随他去吧。”
钦差一脸怒色:“这些太行山匪也应在剿杀之列,圣上说了,待收拾完太湖水匪,下一个就是收拾他们!”
岳飞与众将听了,心中都透出一股寒意。
没想到高宗不思驱除外寇,却思量着剿杀中原的义军,连一同抗金、救高宗出牛头山的义军也不放过。
岳飞设宴招待钦差,然后派五百名士兵由张宪亲自护送钦差离开了牛头山。
钦差一走,众将都围拢上来。
“岳元帅,难道我们真得要南下征讨太湖义军吗?”
岳飞凝视着地图上太湖的位置,突然一拳砸下,\"杨幺聚众不过五万,而且南有张俊、刘琦,何须我十万大军?这分明是...\"
\"调虎离山!\"牛皋冷笑,\"这分明是奸相秦桧的诡计罢了。大哥,你真要中计了。\"
帐外秋风更急,吹得营中大旗呼拉拉直响。
岳飞长叹一声:\"圣旨不可违...但北伐亦不可废。\"
他突然抬头,眼中精光暴射,\"速平杨幺后立即北上!\"
余化龙说道:\"只怕朝中不会让你轻易北返...\"
\"那就瞒天过海!\"岳飞压低声音,\"平灭杨幺不须十万人马,我只带五万人南下,留张宪率五万人北征,我最快半月可平定叛乱。\"
烈日当空,牛头山下尘土飞扬。一匹雪白战马疾驰而来,马背上坐着一位银甲小将,约莫十五六岁年纪,剑眉星目,英气逼人。他背后交叉负着两柄金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小将军勒马停在山道高处,望着远处旌旗招展的宋军大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终于到了!\"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稚气未脱的脸上却带着不符年龄的坚毅。
\"驾!\"小将一夹马腹,白马如箭般冲向宋军辕门。
营门前守卫的士兵远远望见一人一骑疾驰而来,连忙列阵戒备。
\"站住!军营重地,不得擅闯!\"守门校尉高声喝道。
小将勒马停在辕门前,抱拳朗声道:\"在下特来投军报效,请通报岳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