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音0

首页 >> 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书穿了个寂寞【云】穿越暴富,想躺平,却被逼上进沈总!您抛弃的奶宝月入百万了!穿越后我成了病娇王爷的眼中钉百花杀重生:拯救我那个恋爱脑大佬斗罗:御兽,从俘获小舞开始浓烈的紫雾去异世界旅游吧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 - 妙法莲华经txt下载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7章 第87集《妙法莲华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九十六面,我们看丙三,流通段。

前面的经文,从<方便品>一直到<授学无学人记品>,总共有八品,是迹门的正宗分。这以下从<法师品>到<安乐行品>有五品,是属于迹门的流通分。

迹门的正宗分主要的就是三周说法,使令我们会权入实,把三乘的权法会归到一佛乘的实法。会权入实,它的重点并不是要你改变你修学的法门,这点要注意。以前你喜欢持戒,你还是照样持戒;你喜欢拜忏,你照样拜忏。权法的法门是不改变的,那么改变什么呢?改变的是我们的知见,就是我们修行的观念。我们必须从一种三乘的知见,而提升到佛陀的知见,就是一种观念的改变。

基本上,三乘的修学,它的知见就是因缘观。三乘的因缘观是很广大的,包括了十法界的染净因果。我们因为杀盗淫妄的因缘而堕落到三恶道,因为五戒十善的因缘而生到人天,因为四谛十二因缘而成就涅盘寂静,也因为六度的因缘而成就菩萨的功德,就是整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

因缘观的好处,先讲好处。它的好处在于,它会从十界的差别相当中让我们产生一种明确的取舍。很明确,什么东西是我要追求的,什么东西是我要舍离的。从因果的取舍,使令我们怎么样?不断地增上。你不取舍你哪有增上呢?这个是因缘观的好处,透过取舍而增上。

因缘观的缺点——这不是它本身有缺点,是我们凡夫的心有所得去修因缘观,就产生了缺点。什么缺点?就是产生坚固的法执。

这个法执,我们从禅宗的公案里面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什么相貌。禅宗的二祖去参访初祖,说,弟子心不安,请和尚安心。初祖说,将心来,吾与汝安!

就是,你从因缘观,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心不安定。当然你能够发觉你心不安定,那你也是有修行了。一般凡夫是不知道自己心不安定的,就是烦恼很难调伏嘛。烦恼是这样,你要不管它,它也不会管你,那大家就和平共处,就是心随妄转。但是你要去对治它的时候,它一定会抗拒你,有时候烦恼就更加的粗猛。所以,从因缘观的角度,你会发觉烦恼的活动特别地炽盛,这第一个。

第二个,三祖去参访二祖,他怎么说呢?他说,弟子业障深重,向和尚忏悔。那禅宗的公案都是这样,只有一个思想——回光返照,你不要顺着因缘去观。有回光返照之后,哦,罪业觅之了不可得。

也就是说,从因缘观,对我们凡夫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会陷入烦恼的思考跟业力的思考。所以你从因缘观修学,你会得到一个结论:烦恼难调伏,业障太深重。

如果我们一个凡夫,一辈子只知道诸法因缘生,好处是你今生会进步;但是你的缺点是,你的格局太小了。因为你把自己定义作生死业障凡夫,所以你落入了一种生死业障的框框里面。你变成怎么样?自我设限。就像《楞严经》说的,当我们修因缘观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变成水泡,就是你会被你的因缘框住。而落入因缘对我们是不利的。

从修行的角度,你要论因缘,那烦恼和业力一定比你的修行更大。如果要讲人生经验,你要落入因缘所生法,你就不是烦恼跟业力的对手了。它长时间在我们内心当中活动,而你想用短时间的法门、短时间的修行去处理它,就因缘论因缘,那你就不是它的对手了,你就很被动了。

就是说,当我们落入水泡的思考的时候,那你就是一个水泡了,你每天的纠结就是,欸,我今天烦恼淡薄一点,今天业障少一点。欸,过了几天,懈怠了,烦恼又开始活动,业障还是依旧存在。所以你就永远在烦恼跟业力里面牵扯不清了。这就是因为你因地发心不正。你不能站在烦恼跟业力的角度来当作你起修的本因。

那怎么办呢?所以佛陀必须要怎么样?会权入实,把三乘的因缘观回归到一心真如,就是先找到你的宝珠,摩尼宝珠。就是说,无量劫来,从因缘的角度我们是非常弱势的,因为我们大部分都在颠倒当中,只有少数的时间在修学,所以你不能从因缘的修学来跟它对抗,你弄不过它的。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把你的强项拿出来,把你的摩尼宝珠拿出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说,我们烦恼再重、业障再深,这个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缘所生法。我们要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清净心、菩提愿,就是所谓的称性起修。这很重要!称性,不能称因缘。

就是说,我们修行的第一点,要告诉自己:我本来没有烦恼,我本来没有业障。你要从这个地方产生信解,你才好修行。就是说,因地心影响你的果地觉。你的因地错了,你整个格局都错了。你必须要找到跟诸佛菩萨同一个因地,你才有可能变成诸佛菩萨的结果。就像《楞严经》说的,你不能拿沙去煮饭,你这个沙煮了半天,你是热沙。就是你不能陷入一种烦恼业力的纠结当中。所以,称性起修,就是你要相信你自己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拜忏的时候,欸,本来没有业障。那这个因缘呢?因缘变成怎么样?变成假观。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一心三观。

就是说,我们站在一念心性本来即空——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因缘,那么这个因缘变成怎么样?是你心中因缘所现的十法界十如是的假相。所以,你站在真如的角度来面对烦恼,它变成如幻如化的一个假相;你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业障,它也是一个如幻如化的假相。所以问题就不是断,而是改变,我只要改变我的内心的活动。它本来就是诸法因缘生,它当然会诸法因缘灭,你不用在过程中去跟它纠结。所以,这个观念改变以后,你的修行的格局就不一样了。你是站在一种清净心、菩提愿的格局,来面对你过去的无量的因缘,那你这个时候修行是主动了,化被动为主动了。

所以佛陀花了半部的《法华经》来讲这个观念。就是说,因缘的——三乘的修法,是可以修的,但是你不能安住在因缘。它可以当作你在修行当中的一种调伏的过程,但是它不能当作你的因地,当因地你就完蛋了。所以,我们几乎花了一半的时间,来解释为什么你要回归到你的本来面目才开始修行。因为因缘法不能当因地,因为它是生灭的。你的本质是生灭,你修了半天,你就永远是弟子心不安,弟子业障深重。因为你一开始就走错了。

所以我们在整个前面八品的三周说法当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摩尼宝珠的观念——摩尼宝珠不是要放在你内心的深处,你要把它拿出来跟你的因缘互动。就是实法。

接下来的五品,佛陀就要我们落实到身口意了,怎么样称性起修,怎么样从一佛乘的思考来开展你的菩萨道。前面只是一个理论的论述,这以下从事修来慢慢培养这种观念,从事修。这以下佛陀从流通分的五品来解释。

我们看附表第二十六,<法师品>,这是流通分的第一品。这个地方有两段。

一、解释品目

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四则是自行,解说一种是化他。法者,轨则也。师者,训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法师之称,虽通佛世及佛灭后之弟子,但以佛灭后,受持宏通妙法者难,故本品多以佛灭后受持宏通之人,名为法师。

这一品讲到<法师品>,它的法师指的是五种修行的法门,都可以称为法师。

第一个法门,受持。这个是整个修行的基本功,叫做受持。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受,他说这个受是一种信,信力,一种信仰的力量。当然,大乘佛法的信一定是包括解,它不可能完全只是信,而是一种信解的力量。这个持,是一种念力,就是忆念不忘的一种忆持的力量。我们刚开始在学这个三周说法,知道会权入实的观念以后,我们要对这种观念产生信跟解,而且把它放在心中忆持不忘。这是基本功。这个受持是从前面迹门正宗分的学习而来的。

那么受持完以后,接着呢?读跟诵。你开始要怎么样?读,就是看着经文来读;诵,就是把经文背下来,做一个背诵。就是面对经文做一个净法熏习。

第四个,解说。这个地方是指利他,为他人解说其中的义理。因为你替别人解说的时候,你也可以随文入观,某种程度也能够自利,也能够利他。

第五个,书写。书写就是手抄经文。

蕅益大师说,四个是自行。这四个是指受持、读、诵、书写,这四个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为人解说是偏重化他。这个是讲五种法师。

那么为什么叫法师呢?因为你受持的是《法华经》的法,它可以轨范我们,引导我们会权入实。那么为什么叫师呢?因为他能够教育、引导我们。虽然法本身是可以引导我们趋向于一佛乘,但是“体不自弘”,它没办法自己弘传,它是一个文字,所以弘通必须有人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五种通经皆得为师”。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法师它在这个地方的定义,不是单指出家众,不是这个意思。你听完《法华经》,你每一天诵一品,你就是五种法师了,以下的功德你都有分了。后面佛陀赞叹五种法师的功德,你都是有分的,这说的就是你了。就是说你先从前面的迹门正宗分当中,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知道怎么样把你的真如观跟因缘观作一个互动。互动就是你要站在一心,一心三观,把因缘观当作你的假观,就是它是你心性受熏以后产生的假相。你从这个地方开始读、诵、书写、解说,那你就是五种法师了。

这五种法师,理论上是通于佛在世跟佛灭后,你都可以做五种法师。但是经文里面所赞叹的五种法师,偏重在佛灭度以后。为什么呢?古德说,因为佛灭度以后,受持弘通妙法更难。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你要能够修学一佛乘思想,更难。所以本品多分以佛灭度后受持弘通的人名为法师。

所以《法华经》的修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从自受用。自受用当然就是你在家里面佛堂依法为师,你透过受持,来读、诵、书写。第二种,就是你走出去的时候,跟你的同参道友,把你上课所听到的观念,善巧方便跟对方分享,乃至一个偈颂都可以。就是以法师人,你做一个利他的工作。那么你做这两件事情的其中一件,都是<法师品>今天所摄受的对象。

二、经文要义

(一)上来八品,三周说法,是迹门正宗。自本品至<< 安乐行品> > ,是迹门流通。前者得悟妙法,三根受记。然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故次于授记之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也。

这一段是先把这一品的由来作一个解释。说“上来八品”,从<方便品>到<授学无学人记品>,这“三周说法,是迹门正宗”,主要是建立一种信解的观念。那么,自本品的<法师品>到<安乐行品>总共五品,所谓的法、宝、达、持、安五品,就是“迹门流通”。

前面是悟一佛乘。你了解了把万法——十法界因果回归到一心,那么你就有资格受未来的成佛之记,这是三根受记。但是这个受记以后,你今天要能够有多快的时间,这个快慢,那就落入到事修的实际的操作了。所以佛陀必须讲,“欲登法王位,必经法师位”。这个地方很重要!我们不是像禅宗的根机,一闻千悟。我们悟了以后,我们要慢慢怎么样?要长养圣胎,要净法熏习,要不断地让这个摩尼宝珠的力量慢慢加强,就必须要有一些事修的方便。所以佛陀在授完记以后,“而有此品,以示成佛之径”。

就是说,你不是把《法华经》学完以后就大事已办了。你学完《法华经》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这个道理怎么样落实,怎么样跟你的修学对接,那你必须经过法师位,就是这五种法的修学。

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为什么要安立<法师品>,就是帮助你快速地成佛。

(二)本品五种法师,可摄为三业,受持为意业,读诵解说是口业,书写是身业。以三业自修,即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名化他法师。

这五种法师,依古德,可以摄为三业的修学。因为我们过去造业是怎么造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造业。那现在要怎么样?要把它转变。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个身口意的修学,来反转过去的身口意的过失。

比方说受持是意业,这最重要。你心里面要知道什么是真如观、什么是因缘观,那这之间怎么样对接。这个是意业。第二个是,读诵解说是口业,你要出声,去创造一个音声来读诵解说。书写就是身业了,这是身体的造作。

以三业自修叫做自行法师,以三业教人就是化他法师。不管自行、化他,都不离开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二段,用三业来配对五种法师。

(三)此品法师,专指大乘法师。然利物以慈悲为首,处世以忍辱为基,度生以无我为本,是故佛在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柔和,能遮一切恶;观空,能自净其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法师品>不但是指自利,更重要的是强调你是大乘的法师,你要有一些利他的妙行,所以佛陀开出了弘经三轨。就是在末法时代,你想发心弘传《妙法莲华经》,乃至于一个偈颂说给你同参来理解,怎么办呢?三个原则:

第一个,入慈悲室。你要有慈悲心。不管他对你怎么样,不管他的反应怎么样,你为了慈悲,你要有一种利他的心。

第二个,着忍辱衣。后面会说到,妙法在末法时代弘传是很困难的,因为众生他也不是冲着你来,他有烦恼、有业力。你今天的法进去他的心中,对于他的修学是帮助很大,但是他有时候起烦恼。烦恼起现行的时候,他会对你做非法的行为。所以你要怎么办呢?安忍,安忍不动。你要有忍辱衣,有衣服来保护你。

第三个,坐法空座。站在无所得的心,以无我无我所的清净心来安住,坐法空座。

所以佛陀在讲本品,开示弘经三轨:慈悲则生一切善;忍辱柔和就断一切恶;观一切法空,安住清净心,自净其意。这就指身口意。“依此自行化他,堪作法师。尽未来际,弘通妙法,续佛慧命。”

这个<法师品>的结构,经文结构是这样:它的前半段,佛陀是讲怎么做一个法师,偏重在自利,自受用。修学《法华经》,成为一个自受用的法师,当然佛陀也赞叹,也讲到方法。后半段,佛陀专门花了半品,来讲怎么样做一个弘扬《法华经》的法师,就讲弘经三轨。前半段讲自利,后半段讲利他。

这个是一个简要的说明,把这一品作一个扼要的说明。

丙三、流通段 分五、丁一、法师品;丁二、见宝塔品;丁三、提婆达多品;丁四、劝持品;丁五、安乐行品

我们回到讲义,看丙三的“流通”段,就是迹门流通。这地方有五品,就是丁一的<法师品>,丁二的<见宝塔品>,丁三的<提婆达多品>,丁四的<劝持品>,丁五的<安乐行品>。

这五品讲了四件事情:一个是方法。就是修学《法华经》的方法。第二个,讲功德。佛陀一再地赞叹你今天做这五种法师的功德,自利利他的功德。第三个,讲引证。过去哪些菩萨因为修《法华经》而成大成就的,佛陀引用实际的例子来取信于我们。就是佛陀说的这个道理,是有实际的根据的,引证。第四个,佛陀劝修。劝我们大家能够自利利他。最后佛陀慈悲地劝我们,劝修。

<法师品>当然是一个总相。先解释方法跟功德,这是<法师品>。<见宝塔品><提婆达多品>偏重在引证,引用多宝佛、提婆达多来引证,<劝持品>是劝修,这三个是别明。第三段,丁五的<安乐行品>,是把修行的方法跟功德作一个总结,讲得更详细,就是怎么做五种法师,怎么样把它落实到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跟誓愿。就是怎么以身口意三业跟誓愿来操作这个五种法师,让我们成就安乐。这个安乐不是指人天的安乐,是大般涅盘的安乐。这就是迹门五品的情况。

丁一、法师品 分二:戊一、叹美能持法人;戊二、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法师品”。<法师品>有两段。第一段,叹美能持法人。佛陀先赞美能受持《法华经》的这个人,先赞美人。后段再赞美法。

戊一、叹美能持法人 分二:己一、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己二、明授道之师功深福重

赞美人当中分成两段。

己一、明禀道弟子功深福重 分二:庚一、佛世弟子;庚二、灭后弟子

禀道就是你能够自受用,你能够受持《法华经》,你的未来功德深、福报重。这个地方又分成佛世跟佛灭。

庚一、佛世弟子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就是佛陀讲完三周说法以后,就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佛陀以下的开示,主要是要告诉这八万个法身菩萨,因为这八万个法身菩萨是未来在末法时代弘传《法华经》的法身菩萨。佛陀要鼓励他们未来在末法时代来弘传《法华经》。

那么,佛陀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这八万大士,而要假托药王菩萨呢?这个“因”就是假托。古德说有两个道理:因为药王菩萨久修法华,修学精进。因为药王菩萨他就是主修《法华经》的,所以他对《法华经》修学特别精进。第二个,他燃身供养,奉法真诚。他曾经把身体烧掉供养《法华经》,表示他是为法灭身,奉法真诚。就因为这个药王菩萨有两大功德,所以佛陀就假托药王菩萨,但重点是要告诉这八万的法身菩萨,鼓励他们来弘传。

他怎么说呢?他说,药王!佛陀是指名道姓,他的对象是药王菩萨,其实是说给八万大士听的。他说,药王菩萨!你看到大众当中,有无量的这些五乘的弟子,包括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等,这就是天龙八部。这些都是干什么?修人天乘的。还有谁呢?还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他有的是求声闻乘,追求涅盘。辟支佛也是追求涅盘,是利根的声闻,修十二因缘。还有菩萨乘,修六度的功德,来追求佛道。总而言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还没有会权入实,他们还活在因缘的思考,人天的思考或者三乘的因缘思考。这些人,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法华经》的教授,使令这些人闻《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那么我就可以给他授记。因为他未来“当得”——决定可以成就无上菩提。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法华经》的一个基本的修学的目标,叫做闻跟随喜,就是闻持跟随喜。

我们先解释闻持。

这个闻持,蕅益大师说,它是一种文字上的初解。我们刚开始学习妙法当然是从文字相,说是“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我们原来的心是清净心。那既然是清净心,我一天到晚怎么还生起那么多念头?那不是你的心。诸位!那叫妄想,那个叫“前尘虚妄相想”,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时候你产生的第一个反应。那跟你的心没有关系,那是生灭的。如果这是你的心,那你不知道死过多少遍了,它现在哪里?它就是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你发一顿脾气,结果呢?结果那个瞋心跑哪里去了?觅之了不可得。如果它是你的心,它要恒常存在。所以你从文字相知道,喔,原来它不是你的心,那是生灭心,那是一种暂时的感受跟想像结合产生的一种作用,受、想、行这三种功能。那么我们刚开始学习《法华经》,明白这个道理,是从哪里?从文字相,这个叫做闻持。这是初解。

然后呢?然后就是随喜。

你这个道理明白以后,你回到你家开始读诵思惟,做一种深入的观察。把这个文字相,透过观察,消化成你心中的智慧的光明。你不是文字理解而已,你是真的有体悟了,就是随喜。你开始怎么样?随顺、欢喜,产生法喜。

随喜,蕅益大师说,它是什么标准呢?就是说,能“于一念心中,广解一切心及一切法皆是佛法,无有障碍”。能于一念心中,就是你的清净心,就是你的真实的心,这是真实的你自己。就是过去不管你起颠倒,不管你持戒,它永远存在的,就是在于这一念心。

然后你这一念心,你能够了解一切心、一切法都是佛法,就是在心性里面去思惟因缘法。什么叫一切心、一切法?比方说,你用布施的心来修布施的法,所以你内心当中会出现富贵的果报;你用持戒的心修持戒的法,然后你自己的心会出现尊贵的果报;你用忍辱的心修忍辱的法,你自己的心就显现出庄严的果报。所以你自己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布施,是心显现富贵的果报。

所以你开始怎么样?你开始试着把因缘所生法跟你的真如本性作一个交流。就是前面说的,你把你的摩尼宝珠拿到市场上交易,用你的真如的心去创造因缘,再从因缘的修学当中来回馈你的真如,让你显现你的功德。就是印光大师经常讲的这句话,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把真如本性释放出来,然后呢,“无不还归此法界”。

你不断地思考,叫做随喜,你对这个理论的随顺、欢喜。

这个就是佛陀讲出的受持《法华经》的两大目标。不管你透过受持、读、诵、书写还是演说,总之你对《法华经》的修学,要达到两个重点:第一个,闻持,基本的信解;第二个,深入的观照,随喜。

这个就是佛陀先讲“禀道”,受持《法华经》的这两个目标是要先达到的。

庚二、灭后弟子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前面是指佛世,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你要怎么修《法华经》呢?闻持、随喜。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到了末法时代,佛陀不在了,五浊恶世,大家烦恼粗重,环境恶劣,那怎么办呢?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也是闻持,乃至于一偈、一句,而产生一念的随喜,我也是给他授无上成佛之记。

欸,这个地方就特别妙了。诸位!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妙法的奇怪点在这里了。佛陀在世跟佛陀灭后,产生的修学效果完全一样。这跟我们因缘所生法的理解不一样。因缘法它是怎么样?它不同的条件创造出来,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们举布施作例子。你想想看,你对佛陀布施跟对一般人布施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佛陀是无上福田嘛。所以这怎么回事呢?答案只有一句话,叫做“一如无二如”,因为你今天是站在真如的不生灭心来起修的。当然,你要讲因缘所生法,那一百个人修布施,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种心外求法修来的东西,那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不可能说你修的布施跟他修的布施功德完全一样,不可能的。

但是真如,因为你是称性起修,它没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你只要能够安住真如,它是超越因缘、超越时空的,所谓的“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

就是说,诸位!你现在用一念心性来修学,叫做信解、观照,信解真如、观照真如。诸位!等到你成就初地以后,你还是信解、观照。那你说这两个所观境有没有一样?完全一样。你不能够说我凡夫修的这一念心跟我成佛的心不一样,不可能!只是怎么样?它的量不同。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你现在用文字来信解、观照你这一念清净心、菩提愿,跟你成就初地的时候,它的本质完全一样。就好像说,你看到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只是十五的月亮它的量比较圆满,它的数量比较大,但是本质完全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说你对真如的修学,是没有管什么佛世、灭后的了。真如本性它根本不怕什么五浊恶世,因为它是回光返照,它是回到你生命的原始点。那你要从因缘所生法的角度,那这个环境就很重要了;没有一定的环境,有些法是修不起来的。但是你的真如本性,它是超越时空的,所以佛灭跟佛世的功德完全一样,都是蒙佛授记,完全一样。这一点要知道。

己二、明授道之师功深福重 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重颂

前面的“禀道”是指自受用,自受用两个目标:闻持、随喜。这以下就讲得更广了,讲到自行、化他了,整个授道包括自行跟化他。这个地方有两段。

庚一、长行 分二:辛一、别明;辛二、总明

辛一、别明 分二:壬一、明现世;壬二、明来世

这个别明指的是各别的相状,就是人有上下、时有现未。这个人有上品法师、下品法师,这个时间点有佛世跟灭后,这个就有差别了。前面的“禀道”是从自受用的角度,佛在时跟佛灭后是完全一样,但是要讲利他的角度,那这个因缘就不太一样了,就有上品、下品的差别,有现在、未来的差别。就别明。

壬一、明现世

就是佛在世的授道法师是怎么情况。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

这个地方我们先分成三大段,就是总说、别明跟结示。

总说又分成两段:第一段是标示修学方法,第二段是列明过去因缘。

先看第一段的总说,“标示修学方法”。

那么《法华经》的修学方法,从自利利他的情况来说有五种,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师。这五种的修学,比如说读诵,也不一定要读诵整部经文,只要一偈一句,一个偈颂。一个偈颂是能够诠释一个完整义理的最小单位,你不能只受持半偈,因为这个义理不完全。比方说佛陀讲中道,讲“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是不完全的,它一定有下一句,“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你要讲真空,一定要讲妙有。所以它的最小单位就是一个偈颂,就是四句偈,这样子能够把整个义理完整的表达出来。

你对于四句偈以上的经文产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是第一个,就是透过这五种法门来修智慧。

这以下修福德。

或者说你必须怎么样?对于这个《法华经》的妙法,敬视如佛。心存恭敬,犹如见到佛陀,修十种供养。

第一个,花。你用鲜花,或者是人造的这种缎带花等等来庄严妙法。这第一个。你在读经的时候,旁边摆一些香花来供养《法华经》。第二个,香。这个是指的沉香片,一片一片的沉香。你点这个沉香片,在你诵经的时候,读经的时候来供养《法华经》,香。璎珞。你用七宝的璎珞串成一个圆圈,挂在《法华经》的前面,来供养《法华经》,用璎珞来供养。第四个,末香。这末香就是比较微细的香粉,点这个香粉。涂香,这个涂香就是液体的香精油。烧香,就是点我们一般说的线香,烧香。缯盖。这个缯盖就是用五色的布,把它做成一个袋子来装这个经本,缯盖。幢幡。我们在《法华经》前面可以装一些幢幡宝盖来装饰《法华经》。衣服。我们用一种清净的布料做成盖经布或者装经的袋子等等,衣服布料。

前面八个都是属于身业的供养,这以下“伎乐”,就是口业的赞叹,比方说我们听经之前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用伎乐、用音乐来赞叹妙法。这口业。

第十个,合掌恭敬,就是意业。你在诵经的时候,有些地方该合掌,来表达你对它的恭敬皈依。

这两种,一个是修慧,一个是修福。一个是透过读诵增加你观照的智慧,第二个是透过十种供养来修福,还有修恭敬。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它不但修福,还修恭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养成系女神:听劝后,我成了天后诸天求生:我能看到提示菜鸟女侦探给家人们谋福利,仙丹九块九包邮菜鸟少女的传说之路克苏鲁侵蚀:异世界拯救计划斗罗:御兽,从俘获小舞开始唤醒师工会杀戮异次元足球修改器从蚂蚁开始进化网游:诸位,我只想当个好人乾坤争渡史上最牛炮灰女配来修仙奸臣之妻千年忘川河快穿之靠生子称霸后宫我的第三个太阳从西汉开始摆烂九叔:躺平天师,摆烂就变强
经典收藏重生十年前,获得上古遗留神器听说你有一个早死的白月光指尖笙欢地府就业压力大,孟婆下岗卖炸串快穿:救赎反派是个恋爱脑长官你老婆命太硬了躺平到黄泉开始:哎呀,挂来了逃一次抓一次!将军他撩得我酥软霸总追爱记深情只为你谢邀,人在合欢宗谁走剧情谁是狗斗罗之紫藤千少的小甜妻美人甜欲野,禁欲三爷跪着求亲亲全球高武:开局觉醒洞察之眼快穿之各界人生附身白月光后,成了万人迷七零小炮灰崛不起只能躺赢娱乐之天才少女穿成星际假少爷,我和少将HE了将军辞
最近更新快穿之为了功德努力打工盛唐奇幻录重生80:从摆摊开始发家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雪落重生,不负君心海疆共明月穿越之我的太子相公真千金断亲后,侯府上下追悔莫及帝娇重生之我怎么又又重生了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黛玉妈粉穿成薛宝钗后,她杀疯了生命倒计时,高冷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请不要叫我二蛋战神你进来,仇怨得报火影:开局解开查克拉限制婉婉,我等你长大荒年恶妇开了挂,逆袭成全县首富我在求生游戏里苟到无敌重生独美后,小皇叔跪求名分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 妙法莲华经txt下载 - 妙法莲华经最新章节 -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