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带着两个小的,拎着几条鱼,高高兴兴的回到家。
一路上,遇到村里人,都会被热情的打招呼,张玉都是热情的回应着。
到了家里。
此时张家人都醒了,王氏和李氏正在做饭。
张玉收拾妥当后,就拿出给家人买的礼物放在桌子上,再把所有人都叫到大厅里。
看着那堆起的桌子,所有人都呆了......。
爹这是把府城都搬回来了吗。
昨天张玉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太高兴了,眼里心里都是张玉,至于他们买的东西,都没注意到。
都是二赖子和张老大搬进来的。
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件,在晨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王氏最先回过神来,颤抖着手摸了摸一匹上好的绸缎,\"这......这得多少钱啊......\"
这一模,不得了,太舒服了。
这......王氏吓得收回手,都不敢再摸一下。
\"贵重啥。
\"张玉大手一挥,“你们一人拿一匹走,都有,分了吧。”
张小妹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那泛着光芒的绸缎,眼里满是震惊。
“爹。”张小妹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这......都是你买的?\"
她从小到大,连见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料子,更别说摸了。那绸缎滑得像水一样,在指尖流淌,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捧着一片云彩。
张玉看着女儿小心翼翼的模样,心里又酸又软。
可怜的小家伙。
他要好好学习,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嗯,城府的东西不贵又好看,就多买了些,你们拿回去做衣服,穿着好看。”
张玉话一出,蹲在门口聊天的二赖子和张老大同时回头看向张玉。
那微微睁大的双眼表示此刻他们很震惊。
这玩意叫不贵?
是好看,但也贵啊。
张玉轻轻瞥了一眼二赖子和张老大,两人很有默契的转回头,继续聊天,不再去看屋里的情况。
王氏和李氏拿着绸缎,爱不惜手,都不敢想象,这要是做成衣服穿,那得多舒服。
胡氏和张小妹相对年轻些,拿着的布料比较鲜亮一点。
胡氏轻轻抚摸着那块杏粉色的绸缎,指尖传来丝滑的触感,眼里闪着欢喜的光。
\"这料子做成褙子,配我那支银簪子正好呢。\"
她转头看向张小妹,\"妹子,你那块鹅黄的做条罗裙怎么样,肯定很好看。\"
张小妹正将布料贴在身前比划,听到这话一乐。
“嫂子眼光最好了,到时候穿着新衣服出去。”她忽然压低声音,\"只是这料子......怕是值不少银钱吧?\"
说着,她还偷偷看向正在跟小春花说话的爹。
爹说城府的东西好看又便宜,她又不是傻子,什么是绸缎还不知道嘛。
张玉感觉到张小妹的目光,他扭头跟张小妹那怀疑的目光对上,微微一笑。
“我家小妹穿这料子,肯定是最好看的。”
得,一句话,哄得张小妹立马忘记刚才的疑问。
拉着嫂子们就是一顿讨论,怎么做衣裙。
看着家人们高兴的样子,张玉心里也高兴,他还给老二和老三都带了礼物。
家里每个人都有,小小的礼物,可以让他们的嘴角,一直没下来过。
那是一种被惦记的开心。
而不是礼物的本身。
上午没什么事,张玉拿起一匹布料来到余寡妇家。
他还专门挑没人的小路过去的,如果他是女子,那不用避讳,但他现在是男人,还是个老头子。
就不能随意。
来到余寡妇家时,余寡妇正在院子里低着头,绣帕子。
张玉站在篱笆外,轻咳了一声。
余寡妇闻声抬头,见是他,先是一愣,随即放下绣绷,起身拍了拍衣角。
“怎么有空过来。”
张玉笑着走到院子里,“前几天不是去了城府么,给你带了礼物。”说着,从怀里取出那匹素雅的淡青色绸缎,递了过去。
看着面前的绸缎,余寡妇愣住了。
她睁大好看的眼眸诧异道,“给我的?”
张玉见她这副模样,不由失笑,\"不是给你的,还能给谁?\"
余寡妇却没伸手接,反而往后退了半步,摇头拒绝。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她低头搓了搓衣角,声音轻了几分,\"再说了,我一个寡妇,穿这么好的料子,村里人该说闲话了......\"
张玉早知道她会推辞,故意板起脸,\"怎么,嫌弃老头子眼光差?\"
\"不是!\"
余寡妇急得抬头,正对上张玉含笑的眼,这才反应过来他在逗她。
“姐妹,你......”
张玉哈哈一笑,直接把绸缎塞进她手里,\"拿着吧,这颜色衬你,再说了......\"他压低声音,\"我悄悄送来的,没人瞧见。\"
余寡妇攥着绸缎,指尖能感受到料子细腻的纹路。
她已经很久没碰过这么好的料子了,以前,她也是千金小姐,也有这样好的料子。
现在......
她眼眶微热,低声道,\"那......谢谢姐妹。\"
“嗨,我们姐妹之间,不用谢。”
余寡妇看着张玉,没忍住笑出声。
“姐妹,恭喜你考上举人了,我给你准备了礼物,你等下。”
说着,余寡妇转身跑到屋里,随后拿出一个荷包给到张玉。
看着面前的荷包,张玉伸手接了过来,荷包很好看,一看就是文人用的,很是淡雅,上面绣着几枝疏落的墨竹,针脚细密工整,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张玉轻轻摩挲着荷包表面,指尖能感受到丝线的纹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
一眼,就这么一眼,张玉就喜欢。
他直接塞到怀里,很是高兴,“谢谢姐妹。”
见张玉喜欢,余寡妇松了一口。
两人坐在院子里,余寡妇给张玉倒了杯桂花茶,茶汤清亮,浮着几朵金黄的桂花。
两人喝着茶,聊着天,说着最近发生的事。
院里的阳光似乎都温柔了几分。
聊的差不多,张玉起身要离开,余寡妇看着要走的张玉,欲言又止。